当走到十一街坊里,一个老奶奶问我:你们是来干什么的??我说:我们是大学生,要完成一门课的考试来拍拍老北京的照片。她问:要毕业吧?你们是哪个大学的?我说是北大的,她挥挥手说拍吧拍吧,再不拍就再也拍不到了。
当走到红霞街,一个老爷爷和他的狗悠闲地坐在路边,狗很漂亮很温顺,我们围着它拍个不停,老爷爷指着街对面的旧楼说:你们去拍拍那些楼吧。
我读过一套书叫藏地密码,很刺激,但不是很值得的书,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:真正的探险家和淘金者,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传说,哪怕不存在于文字,不存在于影像,只是存在于歌谣中。我十分相信,历史实际就是存在在这样的只言片语里,这才是所有历史的本源,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所看所思所想所感受,代代相传。
五十年代兴建酒仙桥的时候,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级技工,技术人员,科研人员,大学生,复员军人汇集酒仙桥,组合成北京器件二厂、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等国营军工大厂,在附近建了居民区,共有十二个街坊,分别称为酒仙桥一街坊、二街坊、三街坊,依次类推。居民房都建于50年代,已经非常破旧。于是在1997年,政府决定进行拆迁,但与居民始终无法达成协议,这是一次开发商、政府和公民利益的对抗,最后通过民主投票,在这些年迈的居民坚持下,终于获得了公民权益的胜利,停止拆迁。
我试图过,但始终无法把我在这件事中的感受用一条绳子完整的串联起来。而我也不想讨论这样的民主是好是坏,因为我的确无法判断。
北京人有句老话,叫:金窝,银窝,不如自己的狗窝,这句话基本是每个市居北京的老人心中所想。当时政府提出两种方案,一种是搬走,给钱,老人们自然不干,离开自己几十年的家,无疑是要了自己的命。第二种方案是回迁,以2000元左右一平米的价格在原址买一套新房。老人们仍然不干,这些钱对于他们可能仍然太多,按97年来看,他们一个月的退休金应该只有几百左右,而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也是拿着这种国营军工的铁饭碗,也住在这片小区里,他们没想到这种在当时看来最可靠的一种工作,也会在新时代发展中有倒闭的可能,总之,他们的孩子也没钱,孩子都不一定能养得起自己,靠什么给父母买房。
北大也有老楼,16楼,刚刚拆完,一片平地,干干净净。记得拆之前,很多人提出抗议,他们说拆除这样的建筑,就是破坏了所谓的北大文化,所以不应该拆。相对于街坊巷里的老人们,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抗争,这样的抗议显得苍白而自私。一栋破旧的无法住人的楼,凭借什么代表了北大的文化。他们抗议的其实不是文化的缺失,而是记忆的缺失-----当几十年后,回到北大,看到以前的楼还是原来的样子,想起坐在门口侃大山,想起坐在楼前吃西瓜,想起走在路上瞟瞟没拉满窗帘的女生宿舍,仿佛自己又回到了从前,回到了年轻的时候。拆了呢,拆了什么都没了,想回忆也回忆不起来了。
随着岁月的流逝,该拆的都会拆的,过去的事永远也就过去了,再也回不来了,你既会想到大学时与朋友把酒言欢,也会想到没有追到的女生,何苦呢。
你现在努力工作,是因为如果现在努力,未来能够幸福。老板现在雇用你干活,是因为你可以给他的未来带来稳定的收益。任何事物都要有存在于未来的价值,才不会被抛弃。
那么我们想,所有事物,比如说那些破旧的房屋,应该以什么形式存在与未来呢?原封不动的保存,还是摘下一砖一瓦放在博物馆,还是保存在书本里,还是仅仅保存在相关人的记忆里?不同的人,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故事中的人一定有不同的想法。
照片们呢,我们应该打印出来放在相框里,还是放在校内上,或者是放在硬盘里,再或者是把照片、把记忆统统在一切范围内删掉呢?